很小的細節,但卻很想發聲寫一寫。
當新加坡阻斷措施準備開始時,鋪天蓋地得聽到,請自備打包盒。
所有地方都不能堂食了,可以想像,整個國家,除了自己煮飯的,都在打包食物。
各種不可降解的泡沫盒,塑料盒,紙盒,其實想想確實蠻可怕的。
開始時,我也興致勃勃,還跟朋友說,怎麼辦我沒有自用打包盒。
然後就看到了自己吃完自動售貨機的沙拉後收著的盒子,
又在超市看到買一箱美祿有送便當盒。
於是,也開始了自備打包盒的生活。
只是漸漸地,我就放棄了。
首先,當妳總是吃完盤子一放就可以走掉的時候,妳不會注意到,
其實就算是普通的菜飯(類似內地的快餐),可以這樣油。
明明是看似清炒的菜,像是躺在了油裡。
其次,就是由此而來的用水問題。
偏偏我是那種,不能摸起來有一點油膩的原則,不洗乾淨不舒服。
對於租房客來說,這裡有兩種形式:包水電,或平攤水電。
那麼這裡就涉及到了,打包無須多用水的問題。
最後,或者也是最致命的問題。
當我看到如此油膩時,總會萌生吃地更健康些的念頭。
加上自己也在嘗試吃素,做瑜珈,健身,有時看著別人的減肥餐,
心心念念想著下個廚吧,但當時懶惰的自己,選的地方只能小煮。
小煮算是租房界的行話,就是,煮泡麵,而已。
於是,各中緣由,停用了自備打包盒,選擇更便捷的生活。
誠然,疫情下的生活不易,心理上,精神上需要積極的支持。
也在慢慢找房時看到,疫情期間,有些房客說,房東有打折。
而有個廣告赫然寫著,如果妳居家辦公,多加$$。
該是很多錯綜複雜的情緒讓我覺得是時候該做些改變了。
有時候想想,漂泊在外也有好處,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居住,轉換心境。
徘徊了很久,也梳理了各種因素,希望能找個好地方,過好生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