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規(guī)定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什么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作為普洱茶原料對普洱茶后期醇化即“越陳越香”有什么作用?盡管國標《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對普洱茶原料產地、原料加工、普洱茶精加工等相關內容做了明確規(guī)定,但仍有大量茶葉愛好者對普洱茶原料為什么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存在很多疑惑與不解。下面就此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與幫助。
曬青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關鍵基礎工藝
人們在飲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曬青毛茶的苦澀,在陳化過程中慢慢轉化,逐漸會轉化出醇、甘的口感,香型也更加豐富。而高溫干燥處理的茶葉,若開放式長時間存儲后,其香氣、滋味品質會大幅度下滑,甚至無法品飲。普洱茶的自然存放醇化,主要是茶葉內源酶酶促反應實現(xiàn)。曬青是毛茶加工物質顯著變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普洱茶后期變化的關鍵之一。曬青方式目前也多元化了,有陽光直曬的,有陽光大棚晾曬的,有先打微火后晾曬的。
太陽光是由不同波段介質組成的復合光波群,曬青時光能夠導入葉表組織,引起細胞酶系的活動變化,對構建茶香的前體物質起到積極的誘導作用。同時,光具有熱能,有效地改變葉表面的結構,促進茶葉的水分散發(fā)。
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過高會使茶葉內的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失活,研究表明多酚氧化酶最適反應溫度為20-40℃,溫度超過60℃會部分失活,一旦失活就不可逆。茶葉多酚類化合物若被凝固,其進一步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就被中斷,發(fā)展變化的方向就被改變。曬青時陽光溫暖柔和,極大程度地保留了部分酶的活性,為普洱茶后期物質轉化預留了充足空間。
此外,茶葉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受光線的影響,紫外線能加強酶的活化,促成物質的異構化與光化反應,紅外線能使葉子內部溫度迅速上升,不但加速水分蒸發(fā),而且能促進酶的活化。研究表明,適當?shù)臅袂嘤欣诖龠M茶葉內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還可降低茶葉酚/氨比,使茶葉苦澀味降低,改善茶葉的品質。
曬青是普洱茶香氣形成的重要工序,不僅有利于青草氣散失,還可促進鮮葉中的糖苷類和香氣前體物質發(fā)生酶促氧化合成芳香物質,利于清香和花香類芳香化合物的轉化與積累,曬青過程中香氣成分總體呈現(xiàn)高沸點香氣成分含量增加,低沸點減少的變化趨勢。曬青毛茶中醛類和醇類物質含量高于揉捻葉,紫外線可以促進脂肪酸降解,曬青后茶葉游離脂肪酸的含量明顯下降,這些成分主要是脂肪酸的降解產物。
為探索曬青毛茶加工過程中的物質變化規(guī)律,戴宇樵等利用代謝組學技術研究了,云南大葉種‘云抗10號’原料從鮮葉采摘到曬青茶加工過程中內含物質的變化。研究發(fā)現(xiàn)鮮葉與揉捻葉差異代謝物116種、鮮葉與曬青葉差異代謝物158種,揉捻葉與曬青葉差異代謝物42種。進一步說明揉捻和曬青對茶葉內含成分的轉化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普洱茶后期轉化的物質基礎。兒茶素類發(fā)生氧化、異構、與其他活性物質縮合等反應,曬青葉中兒茶素類含量相對于鮮葉下降,其中酯型兒茶素含量均顯著下降。兒茶素自身的聚合反應也使咖啡酰原兒茶酸的含量明顯提升。
ECG、EGCG與三兒茶素含量在揉捻葉中含量最多,在曬青葉中含量又降低,表明這些物質在從鮮葉到揉捻葉過程中反應增多,最后在日光催化下苦味。茶氨酸從鮮葉到揉捻葉含量升高,從揉捻葉到曬青葉其含量下降,但總體是增加的。在曬青過程中茶氨酸含量顯著降低,可能的轉化路徑有二條,一是茶氨酸在日曬作用下降解為谷氨酸和乙酰胺,二是茶氨酸被酶氧化與兒茶素形成茶色素。殺青過程中,大量葉綠素遇熱導致大量葉綠素蛋白降解,形成大量游離氨基酸。在曬青過程中,茶葉中的氨基酸類物質大部分被很好的保留下來,使曬青茶具有獨特鮮爽的滋味。
曬青是云南曬青毛茶初制獨特工藝,是與云南高原氣候特征相適應。關于曬青毛茶品質與光化學關系尚需進一步研究,這將對曬青毛茶品質提升及工藝優(yōu)化起科學支撐作用。曬青毛茶品質形成機理研究目前尚少,加大這方面研究,將為普洱茶奠定堅實的發(fā)展基礎,必將有利于普洱茶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
作者簡介:
高林瑞,茶學碩士,正高級工程師,普洱學院教授,云南省普洱茶發(fā)酵工程中心主任,中國生物發(fā)酵協(xié)會專家委員,齊魯工業(yè)大學產業(yè)教授,現(xiàn)代微生物制茶的創(chuàng)立者、踐行者。
陳丹丹,云南大學天然產物化學碩士,云南省普洱茶發(fā)酵工程中心工程師,主要從事普洱茶發(fā)酵產物及其健康功能研究,普洱茶發(fā)酵多酚理論及技術先行者。
參考文獻:
[1]鄒純,尹軍峰.多酚氧化酶的性質及其在茶葉加工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茶葉,2021,43(6):1-6
[2]王登良,張靈枝,毛明輝,等.不同光波曬青對單樅茶品質的影響[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6,25(2):56-59.
[3]王若仲,楊偉麗.烏龍茶加工中淀粉酶活性與相關生化成分變化研究[J].茶葉科學,2002(1):83-86.
[4]李小娟,鄭國建,陳積霞,等.不同光源照射與碰青處理對攤青葉香氣的影響[J].中國茶葉加工,2011(2):13-18.
[5]伍錫岳,苗愛清,龐式.烏龍茶不同做青方法對品質影響的研宄[J].廣東茶葉,2000,(1):43-47.
[6] ZHAO Y, YANG B, XU T, et al.Photooxidation of phytosterols in oil matrix: Effects of the light, photosensitizers and unsaturation degree of the lipids[J]. Food Chemistry,2019 , 288( 1): 162-169.
[7]馬超龍.曬青毛茶加工過程中香氣變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7.
[8]戴宇樵,呂才有,何魯南,等.基于代謝組學的‘云抗10號’曬青茶加工過程代謝物變化[J].中國農業(yè)科學,2020,53(2):357-370.
[9]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D].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10]楊新河.普洱茶色素提取、分級及生物活性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
[11]陳勤操,戴偉東,藺志遠,等.代謝組學解析遮陰對茶葉主要品質成分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9,52(6):1066-1077
[12]許偉,彭影琦,張拓,等.綠茶加工中主要滋味物質動態(tài)變化及其對綠茶品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9,40(11):36-41.
節(jié)選自《普洱》雜志
2023年10月刊
文|高林瑞陳丹丹
圖|歐巴非 陶子 許文舟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