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村鄉(xiāng)緊扣省委“3815”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州委“337”和縣委“1153”工作思路,聚焦高質量發(fā)展首要任務,狠抓壯大村集體經濟,突出產業(yè)促農增收,通過“三個聚焦、三個聯動”,做實增收舉措,實現“三個效益”提升,助力群眾創(chuàng)業(yè)增收,鄉(xiāng)村振興穩(wěn)步推進。

三個聚焦
1聚焦制茶工藝粗制問題
充分利用各村村集體閑置土地資源,積極爭取上海對口幫扶項目資金,建成標準化茶葉加工車間,配備了一批標準化、自動化加工設備,解決了制茶設備落后、工藝不精等問題。

2聚焦茶園低產低效問題
通過技術改造與茶園管理聯動,實施低產茶園提升改造、茶葉提質增效項目,改造低產茶園8000畝,通過綠色防控(安裝防蟲燈、粘蟲板)、修剪改造、技術培訓、施用有機肥等方法措施,實現茶葉鮮葉畝產量由130公斤增加至400多公斤。同時,積極引進“云抗十號”“雪芽100號”茶葉新品種擴大種植規(guī)模,目前已種植3.4萬畝茶園,力爭3年時間,達到4萬畝以上,實現人均3畝以上茶園目標。

3聚焦茶葉采摘粗放問題
因在茶葉采摘上,茶農長期養(yǎng)成了隨意亂采、強采的習慣,造成采收來的茶葉與公司需要、市場需求不相應,嚴重影響了茶葉的生產和品質,做不出好茶,制約茶葉品質的提升。對此,我們結合“三話六學”實踐活動,通過廠里參觀學、茶園實地教等學習實踐方式,加強茶葉采摘技術培訓。

三個聯動
1資產企業(yè)聯動
依托村集體資產,引進龍頭企業(yè)紅河滇紅茶業(yè)有限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向農戶直接收購鮮葉統一集中加工,讓農戶當天“即采即售即變現”,同時,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技術茶園聯動
依托“萬名黨員進黨?!薄⒉鑸@管護技術專題培訓班等,以“理論授課+實地教授”的形式,加強茶園管護技術培訓,共舉辦茶葉管理培訓6期1800余人次;同時,大力實施低產茶園提升改造,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3黨員茶農聯動
結合“三話六學”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黨員帶頭改良樹種、帶頭進行低產茶園改造,為茶農示范引路。通過黨員以點帶面,帶動更多茶農管護茶園、采摘茶葉標準化,提升茶葉品質,促進茶產業(yè)有序健康發(fā)展。

三個效益
1集體經濟壯大
通過資金資產企業(yè)聯動,盤活集體土地“沉睡”資源,在有效推動全鄉(xiāng)茶產業(yè)提升聯農帶農增收致富的同時,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29.5萬元的收益。

2茶園增產增效
通過對茶園提質增效改造及茶農技術培訓,曾經的荒山茶、荒地茶變成了生態(tài)茶、綠色茶,產值由6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

3茶農增收致富
通過黨員茶農聯動,結合公司、市場需求,統一采收銷售茶葉鮮葉,不僅提高了茶葉品質,茶葉價格也實現了翻番,由原來的2.5元/公斤提高到7元/公斤,茶農每人每天可采摘20-30公斤鮮葉,收入100-200元,全鄉(xiāng)2900余戶茶農每年戶均增收3-4萬元。

來源:神秘黑樹林,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